新闻资讯
电 话:
手 机:
联系人:
E_mail:
地 址:
外汇交易 国际礼品卡热销引不法分子觊觎,河南一倒卖团伙获刑后上诉
新型犯罪露头
近年来,跨国交易活动日益增多富拓平台,国际礼品卡的使用也变得相当普遍。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看中了其匿名性等特点,开始通过非法倒卖国际礼品卡来赚取汇率差价。起初,这种犯罪形式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它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壮大起来。
2024年9月,河南新密市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案件,从中初步显现出这起犯罪行为的部分真相。该犯罪团伙表面上是合法公司,实际上却在进行非法交易。
犯罪团伙组建
2022年4月,周某、郑某、卢某、李某在郑州管城回族区设立了一家网络公司。这家公司设有负责国内电商业务的部门,主要销售面膜、装饰画等商品。但事实上,这项业务仅由两人参与。他们的真实意图是借此掩盖他们倒卖国际礼品卡的非法勾当。
2022年5月,芦某经郑某介绍,了解了该业务运作方式,紧接着便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家商贸企业。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共同利用了供应链资源,并依照同一模式进行商品转手。就这样,一个由20人构成的犯罪集团随之形成。
作案手段揭秘
外汇交易'/>
周某等人利用国际聊天软件,寻觅那些在国外掌握礼品卡的人,即所谓的“小黑”。他们向这些“小黑”支付报酬,以获取礼品卡,然后将这些国际礼品卡转卖给国内的买家。这一交易流程,使他们从不同货币的汇率差异中赚取了利润。
看似普通的礼品卡买卖,实际上背后却涉及着错综复杂的资金流转。他们通过众多平台和途径进行交易,使得资金的流向变得难以捉摸,这无疑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案件东窗事发
2024年3月,新密市公安局接到了上级部门转来的信息,该信息表明在其辖区有人从事非法的境外经营活动。这一关键情报让原本深藏不露的非法倒卖国际礼品卡的案件暴露于众。
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工作,对犯罪团伙的种种细节进行了彻底的审查。案件发生后,周某等人辩称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未违法,他们仅以人民币进行交易,且未曾涉及外汇,试图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的非法行为开脱。
证据收集定罪
警方对周某等人的账户资金流动进行了详尽的比对,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表现在支付方式的丰富多样、资金流动的频繁以及若干笔指向境外的令人疑虑的单次转账。
警方对交易记录和资金流向进行了细致核查,同时计算出了非法获利的具体数额。他们通过查阅银行账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流动信息外汇交易,对资金的进出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排除掉正常交易之后,他们统计出了非法所得的金额。这些证据有力地证实了他们的犯罪行为。
法律裁决警示
依据法律规定,尽管国际礼品卡在外观上类似于卡片,实则涉及到了隐蔽的外汇交易。此类行为违背了我国法律法规。若有人从事此类非法的外汇买卖,不仅会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秩序,而且情节恶劣者,将依照法律规定,被追究非法经营罪的刑事责任。
2024年9月,新密市检察院对周某等20人提起公诉,指控他们涉嫌非法经营。这一事件警示我们,未经批准私自从事外汇交易,不仅会破坏国家外汇金融秩序,还会遭受法律的严厉惩处。
关于如何有效制止这种利用国际礼品卡进行非法获利的行为,大家有什么见解吗?欢迎留下您的意见、为文章点赞或将其分享出去。